全民 IP 个体户时代,自由且跑路的创业!
未来的创业环境将会是一片新的土壤、新的逻辑,一个平台级的机会死去了,但千千万万个小微工作室的机会,兴起了。
来源|群响
作者|群响CEO刘思毅
最近听到八卦,阿里投资部裁员三分之一,是真的。
前天晚上和一个女盆友喝酒,给我说,妈的幸好她很卷,
而且看的不是所谓的toC消费,也不是看toB的,看的是高科技领域。
总有的说,也总没啥人,之前几年总是很寂寞,在大厂大家都在看toC新国货的时候,她也曾怀疑人生,
但是现在,哈哈哈稳操胜券,自己足够努力内卷,也看得多了,有护城河了。
现在她同事再来和她一起看,也看不过她了,这就是幸运的宝宝,
这个宝宝和我同龄,93年,原先也是天之骄子,在香港投行做IBD上市,
在2017年的时候觉得香港投行已经做到尽头了,没啥意思,
当时200万年薪,主要是现金,然后就疯狂想看内地的机会,当时好不容易面试进了阿里,
到了阿里之后,我才知道,她的工资是350万总包,P8相当于,
因为投资线不如业务线那么有含金量,也没有那么多内卷,加上她老板是师姐,就疯狂上位。
她给我说了一下作为大厂投资部边内卷边摸鱼的宝宝的真相,
就是自己在上海疫情期间,很多人都在摸鱼,她在持续不断做研究,支持老板,这是巨大的情绪价值。
但是她也摸鱼,她的摸鱼是,很早就跟公司报备自己做了一个利益不相关的成都苍蝇馆子,把自己toC的一些能力用起来,也有收入。
让自己的哥哥和自己合伙,运营了一个社区内的苍蝇馆子,也有一些钱,主要是爱好和现金都还可以。
以及我才知道,年薪总包看起来很多,但根本没啥现金,她月薪不到10万,扣税之后,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
但是一说300多万年薪包,就真的觉得很吓人啊,吓死人,我说你们这群人赶紧调预期,没人能雇佣得起你们。
她说,是啊,知道。未来就是做个体户,高级打工铁子要做个体户,要随时埋头赚小钱,没有啥揩油的时候了,慢慢我也会被裁的铁子。
啊好喜欢这样的宝宝,务实地揩油跑路内卷宝宝,综合性动物,务实,就是个务实。
而且她也不用害怕被裁之后怎么办,因为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支持他做一个个体户,
这个真的是在现在内卷如斯,裁员如斯的情况下打工人的新出路。
不是创业,就是成为一个个体户,
用自己的知识,用自己的实力,用自己的内容变现,成为一个IP,成为一个个体户,是所有自由打工人的宿命。
过去10年是App时代,现在是IP时代。
我对IP这个词儿,原先是有很强的戒备心和抵触感的,因为大家都言必称做IP做IP,似乎好像不做IP就是死路一条,
但IP本身从我的体验来看,是一条非常狭窄的路途,他的上限低,他的下限稍微高一些。
这是原先我非常抵触这个词儿的原因,但现在慢慢发现了几个变化:
第一,抖音、微信作为基础设施,垄断了一切流量,
没有了App的机会,也没有做平台的机会,在平台中生存和囤鱼塘是全行业共识;
第二,IP是在平台上,囤积流量的基础组成单元,
流量之所以是你的流量,不是因为他是你的用户,而是因为他信任你,他认识你,
他消费你的内容,有过客、有初阶关注者、有长期关注者、有忠实关注者;
第三,品牌内容化、公司人格化,是主流的两种营销方向,
都是DTC的核心能力,前者指品牌卖货公司需要有解构卖点,
建立和消费者联系的内容能力,后者指公司完全变成明星工作室的概念,以IP为流量支点。
第四,未来中国的年轻创业者,将越来越多的做小公司,
为自己打工,自由主义跑路型创业,公司越小越好,利润越高越好,赛道越细分越好,越垂直越好,
夫妻老婆店模式,或者老板IP中心化工作室制,或者就是一个人做所有事,一个人的公司。
利润从1万到10万到100万不等,这是我们看到的未来的公司的样子,不叫公司,叫一个一个去中心化的岛屿。
张小龙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,再小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品牌,
现在我深深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来临,平台机会被解构,只有很少几个的超级平台以及N多个在平台上,DTC的工作室,星罗棋布。
未来会是一个个体解放的创业时代,有内容创造能力,
或者有精细化操盘能力,或者有超强BD销售能力的人,都可以作IP工作室、BD工作室、渠道攒人工作室。
想到这里,我并不觉得未来的创业环境会很差,
它是一片新的土壤、新的逻辑,一个平台级的机会死去了,但千千万万个小微工作室的机会,兴起了。
嗯,似乎有点初见曙光,看到了我未来服务的巨大客户群了。
-End-